• 如何进行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分析,并提供对应的支持?

    幼儿教师为什么要做观察记录分析?

    •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运用一个或多个感官获取信息的方法。观察是师幼互动的关键,是了解幼儿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,提供适宜教育引导的途径,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。
    • 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》 在「师幼互动」部分也提出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,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,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,提供有针对性地支持。由此可见,幼儿观察分析记录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。

    观察分析的步骤:

    1、观察/判断:我看到了什么?幼儿在干什么?

    2、价值判断:我看到的情景或幼儿正在做的事情对Ta学习和发展有什么价值?Ta可以从中活动什么体验?

    3、行动决策:需要我干预吗?幼儿遇到问题了吗?什么问题?Ta能够自己解决吗?

    4、方法决策:如果需要,我应当怎样进入?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?

    5、行动反思:我的行动是否有效?是否合适?

     

    记录的的形式和方法:

    记录的形式有文字、图表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。

    记录的方法有:

    • 标准参照法:发展检核表
    • 叙述法:轶事记录、标的记录、班级日志
    • 作品取样法:作品(绘画、手工、前书写、建构作品等)、照片/音频/视频、图表追踪法(能够更加清楚、直观地看到幼儿进入每个活动区域所停留的时间。直观地看到幼儿进入每个 个活动区域的先后顺序、次数,幼儿在每个区域所停留的时间
    • 图表量化法:时间取样、频率计算

    观察后可以如何提供支持?

    (十大教学调整策略可用于观察分析后的支持)

    1. 直接支持:在活动中成人视幼儿的需要直接介入引导,以支持幼儿参与活动;

    2. 隐性支持:有目的地安排隐藏的、非显性的事件,自然地支持;

    3. 特殊器材:运用特殊器材或辅具支持幼儿,增进幼儿的参与度;

    4. 同伴支持:引导同伴作示范、协助、鼓励来促进特殊需要幼儿的学习,在融合班级里,同伴支持非常有效且具备社会性,是幼儿园运用最多的学习策略;

    5. 利用兴趣:幼儿喜欢的玩具、物品、活动和人物,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,吸引其参与活动。

    6. 调整活动流程:根据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目标和班级幼儿已有课程活动目标,调整课程活动流程及实施环节程及实施环节;

    7. 调整环境:调整物理环境和社交环境,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和学习。如结构化、合理安排座位、提供视觉提示等;

    8. 分组教学:将班级幼儿分成小组,分别安排不同的活动和目标,对幼儿分组施教;

    9. 调整材料:调整或改变材料的位置、尺寸、大小、色彩、硬度和厚度等,以降低难度,让幼儿尽可能独立参与活动;

    10. 简化活动:通过减少工作步骤、降低难度或将复杂工作分成小的步骤。